今年分級醫療上路,規定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輕症患者須比去年下降一成,卻傳出有醫院為留住輕症患者,要求醫師修正診斷碼或順序,改登錄重症代碼「加重」病情,有醫院某科重症比率暴增三成。醫界分析原因,去年健保會增加六十億元提高中重度疾病給付、規定輕症患者須減少、新增輕、重症定義和醫院評鑑同儕壓力等,恐都是醫院重症患者增加原因。北部某醫學中心醫師指出,有「聽聞」其他醫院看診時,下診斷碼時會出現警示視窗,「提醒」醫師選擇病情較重的診斷碼,或許是因為要合乎分級醫療規範下,醫學中心須減少輕症患者的規定,也可能是醫院評鑑有「同儕壓力」,各醫院收治重症患者的數字一字排開,也不能太難看。另名醫學中心內科醫師直言,目前的分級醫療,僅是輕症患者跑大醫院,多酌收不到一百元的部分負擔,「難道就能奏效嗎?」,加上所謂的輕症「定義」,以穩定服藥治療的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來說,即使病情控制得當,糖尿病患者仍有七成死於心血管疾病,無預警的急性腦中風、心肌梗塞難預料,輕、重症定義應更明確劃分。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指出,去年健保會增加中重度疾病給付,也規定分級醫療後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收治的輕症患者須比去年下降一成,也針對輕、重症症診斷碼明確定義,可能是部分醫院重度患者增加主因。洪子仁舉例,不同科輕、重症診斷碼,在門診多達幾百個,差一個就可能從輕症變重症,診斷碼有五個欄目,如一名癌症患者因感冒就醫,第一欄主診斷碼應與感冒相關,第二欄之後才是癌症,但若隨意更改順序,患者病情就「加重」了。洪子仁說,健保會發現部分醫院輕症患者減少,重症患者增加,也可能是過去醫師下診斷時,沒有清楚的輕、重症定義診斷碼可參照,在有了參照標準後,才有指引能準確區分,使得重症患者比率增加,也是可能因素之一。他認為,健保署應排除不同狀況後,針對明顯有重症患者人數大幅增加的醫院,進行相關資料的抽查調閱、輔導和指正,才能確保民眾就醫權益?

55F752283C779710
arrow
arrow

    normaq0y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