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歲鍾老先生自認身體強健,不料2年多前出現頻尿且解尿困難,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,讓他大受打擊,接受各種治療方式,病情仍每況愈下,受盡藥物副作用折磨,一周連一碗飯都吞不下。在家人支持下,他住進台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,醫護為他止痛、洗澡、聊天,還說要陪他打麻將,讓他生命終期前終於露出笑容。北榮大德安寧病房今天舉行20周年感恩會,北榮院長張德明表示,大德病房的命名,引用於易經「天地之大德曰生」,彰顯安寧療護對莊嚴生命的尊重。該院除了成立安寧門診,也提供居家、急診與住院之安寧療護,盼達到全人、全程、全家、全球、全社區的五全照護目標。受邀與會的副總統陳建仁表示,生命在死亡關卡當中,不是消失而是轉型,安寧療護就是讓病人獲得身心靈的全人照顧。世界衛生組織體認全球許多地區的患者,無法獲得安寧服務,無法免於死亡前的痛苦,盼會員國強化安寧療護系統,作為整合式健康照顧一環。「癌症病人外觀看起來好好的,其實裡面都壞掉了。」鍾老先生的女兒鍾小姐在感恩會中,分享爸爸接受安寧療護的過程,一度因不捨而哽咽,淚水於眼眶打轉。鍾小姐說,爸爸2年來身心受盡煎熬,但醫師於治療上已束手無策,爸爸最慘的時候,一整周連一碗飯都吃不下去,全家於心不忍,她也為了多陪伴爸爸辭職,全天照顧。幸虧在醫師協助下,住進大德病房、獲得善終。陳建仁說,台灣安寧療護推動20多年,英國經濟學人智庫2015年的評比報告,台灣於80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,亞洲更是排名第1,但在預立醫療自主計畫、預立醫療指示、醫療委任代理人制度等,台灣還差了一點。陳建仁指出,去年1月公布的「病人自主權立法」,可讓具有完全行為能力者,透過諮商後,事先預立醫療決定,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,是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,將於2019年上路,盼能降低更多不必要的衝突與痛苦。同時,他也呼籲衛福部在推廣安寧療護及病人自主權觀念再加一把勁,並檢討健保給付、提升安寧療護品質,才能共創醫療、病人及健保三贏。鍾老先生的女兒鍾小姐(右)分享爸爸接受安寧療護的過程,一度因不捨而哽咽,淚水於眼眶打轉。 記者鄧桂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鍾老先生的女兒鍾小姐分享爸爸接受安寧療護的過程,一度因不捨而哽咽,淚水在眼眶裡打轉。 記者鄧桂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

55F752283C779710
arrow
arrow

    normaq0y5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